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但治疗手段复杂,而且极容易反复,致残率高。不少强直患者在患病后进场担心自己有一天是不是残疾,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前十中性脊柱炎致残率如此之高,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1.医生对疾病缺乏认识
某些基层医院或非专科医生对本病缺乏深刻认识。
尤其是当遇到以外周关节为首发关节或以关节外表现为首发的早期症状时,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往往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外,有些放射科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X线片表现认识不足,造成阅片时的疏漏。
2.忽视病情进展程度
青少年患者病情进展快,多累及髋关节,致残率高。
患者到了35岁以后,病情发展相对缓慢,但如掉以轻心,不注重巩固治疗及功能锻炼,也可致残。
部分女性患者发病年龄稍晚,病情进展亦较缓慢,发病隐蔽,也可能因没能及时治疗而致残。
3.患者缺乏医学常识
强直性脊柱炎初起时有些症状很轻,患者往往抱着小病无妨的心理,不及时就医。有调查显示,我国强直患者从患病都确诊强直平均有3-6年的延误期,以致丧失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时机,使致残率居高不下。
温馨提示:强直虽然难治,但并不是不可以治愈,因此强直患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规的医院寻求科学的治疗方式,耐心的配合医生的治疗。